肥料的型態主要可分為「固體肥」及「液態肥」
「固體肥」呈乾燥顆粒狀,大部分的固態肥屬於長期緩效肥,因肥力足夠,故多用作基肥使用,須經由介質如:與水接觸後,能持續釋放出養分並進入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,在施用固體肥料時,需將肥料置於離根較遠的地方,以避免肥料直接與根系接觸,造成傷害,施放後以土壤覆蓋或是混合至土壤中。
但因固態肥料的吸收率不高,營養素不會完整被植物吸收。隨著每次灌溉與雨水的沖刷,肥料容易被沖到附近的水體系統或地下水中,導致環境的汙染。
「液態肥」為濃縮液體,使用前需加水稀釋,屬於速效性肥料,經稀釋後可直接施用於葉面及土壤中,透過灌溉或是葉面施肥可以立即且有效的補充所需的營養,補足根系吸收率不佳的情形,使用後能明顯提高作物的產量跟品質。液態肥的營養比傳統肥料更加多元,可添加多種根系不易吸收的微量元素,藉由葉面肥的高效吸收,能迅速補充植物於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營養。
在施用液態肥料時,需將肥料稀釋,均勻的噴灑於植物的葉面、莖部或澆灌於土壤中,但要依據使用方式,特別注意稀釋的倍數,以免造成肥傷,另外,液態肥可使用深施的方法,讓營養隨著水份滲透到達植物根系較深的土層中,進而改善土壤,提高土地使用價值。
因此,在肥料的使用上,應先了解當地的土壤條件及栽種植物的特性,再去選擇適當比例的肥料會比較恰當。多數農友會於栽種前先施以長效的固肥當基肥,以便能供應植物長期的營養,再於生長的各個階段,搭配功能性不同的液態肥,提供足夠且全面的生長元素給植物,讓植物能有穩定的產量跟品質。 |